傳說,撫仙湖的名字來源于一個神話故事。深居天宮的玉皇大帝步出宮門,遠眺人間,發現一顆形如葫蘆的明珠,美麗至極玉皇大帝為之傾倒,急傳肖、石二仙立即下凡,描摹這人間美景,帶回天庭,裝點天宮。
但是肖、石二仙只顧搭手撫肩地觀看,并贊嘆不已,竟癡癡迷迷地忘了畫畫,忘了歸期。一日復一日,一年復一年,他們定定地站在那里,陶醉在迷離美景之中。 久而久之,兩位神仙變成了兩座石峰搭手撫肩、俯視明珠,故稱「撫仙湖」。
不過,更令人們注意的是撫仙湖至今為止有八大未解之謎。因為撫仙湖的水清澈見底、晶瑩剔透,被古人稱為「琉璃萬頃」。 據說在風平浪靜時,站在附近的山頂,可以隱約看到撫仙湖下有一座古城。
1992年,一個叫耿衛的潛水員在撫仙湖東北面水域,發現湖水在這里變淺。他便下潛至水下約9米的地方,看到長滿水垢和青苔的石梁,順著石梁向下, 發現這里的地質狀況非常奇特,由此引出震驚全國的水下古遺址。
2005年考古隊進駐撫仙湖,進一步的探測,發現古城是有8座建筑組成的古建筑群,其中一座高20米、相于十層樓高的金字塔形建筑物最引人注目。 接著又發現了一個底座寬為63米、高21米類似古羅馬「斗獸場」的巨大建筑,在建筑群中間,還有一條300米長、7米寬鐫刻著精美圖案的石板路。
考古隊初步考證,這是一座2000前的古城,很可能是歷史上記載的俞元城。據記載:西漢王朝在撫仙湖一帶設立了俞元城,可是俞元城到隋唐以后再沒有任何記載。 澄江當地一直流傳這樣的傳說,「俞元古城和人都沉到湖底」。很多專家傾向于認定水下城市就是俞元城。
第二個未解之謎便是:海馬。據道光《澄江府志》「雜異」載:「在撫仙湖中,有物如馬狀 ,渾身潔白,背負紅斑,丈尺許,時出游水面,迅速如飛,見者屢獲吉應。」同樣的事件,最近的記載是民國年間的《江川縣志》,記載過海馬的出現。
第四個未解之謎:湖中存有大魚。撫仙湖里面的大魚,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大魚。1992年祿充村漁民從撫仙湖中捕到一條大青魚,長155厘米,重64公斤,此魚曾用藥水作防腐處理,在祿充博物館展出。隨后,又有一條重達73公斤的「青魚王」被捕獲。
第五個未解之謎:萬魚朝圣。每年的夏秋時節都能看到東南水域大約一兩百畝的水面上,黑壓壓一大片,全是將近半米長的黑色青魚,一個擠一個,浮在水面,全部繞著島游動,場面相當宏大,仿佛是水中萬國來朝一般,是極其罕見的水族盛況。
第六個未解之謎:怪石界魚。撫仙湖和星云湖中間的隔河上,有一塊「界魚石」,撫仙湖的抗浪魚和星云湖的大頭魚,游到此處各自回頭,形成了有名的「兩湖相交,魚不往來」的奇觀。有人說那石頭似一個齜牙咧嘴的貓頭,它的倒景在河里,魚兒怕貓,所以不敢越界。
撫仙湖不是海洋,卻她的美與神秘都可與海洋比肩。 關于撫仙湖的故事,就像湖水一樣不停流淌,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,撫仙湖愈加神秘迷人……玉溪撫仙湖,就是那個值得讓妳停留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