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碗是一項日常的家務,幾乎每天都要做。但是洗了這麼久的碗,你是否從沒想過你的洗碗方式是錯誤的。說你碗都洗錯可能你還不相信,那你就看看以下這些錯誤你是不是經常犯?有的話趕緊避開這些誤區,小心病從口入!
這樣洗碗如同「服毒」,89%的人還不知道,很重要趕快告訴家里人!
1、長時間泡在水里
用過的碗筷不要放在刷碗池中泡太久,4小時以內要洗干凈。細菌繁殖有其規律性,在進入新環境后,約1到4 小時內是它的適應期,體積增大,但并不分裂,為今后的繁殖準備必要的條件。在8到18小時內,細菌開始以 幾何級數快速增殖。如果按20分鐘繁殖一代計算,1個細菌1小時可分裂成8個,10小時后1個細菌可分裂為10億 個以上。
特別是夏天,如果放到下一餐,食物殘渣都已經發酵, 還會產生一股異味,一旦碗盤上附著差不多數量的病菌,就算用海綿加洗滌劑清洗,碗碟上還是會有一定數量的殘留病菌。
2、碗筷摞一起
收拾碗筷時,我們總是習慣性的把碗盤摞在一起端到廚房清洗。下面碗里的油污很容易粘在上面的碗外面。這樣不僅加重了交叉污染,清洗的工作量也多了一倍。
我們應該將盛生肉的碗與盛熟食、果蔬的碗盤分開。先洗盛熟食的碗,后洗裝生肉的碗。并且洗碗要注意洗碗底。如果不注意洗碗底,碗疊碗時,這只碗的底放在另一只碗上,碗底的細菌正好帶到另一只碗內。
3、洗潔精不稀釋
很多人在刷碗的時候都是直接將洗潔精滴在碗里,然后直接進行清洗了,這樣的做法很容易造成洗潔精用量超標,殘留部分難以徹底清洗,導致誤食入人體內,化學洗滌劑在人體過量堆積,會使肝臟的排毒功能降低,免疫力下降,這里建議大家將洗潔精滴在洗碗池里,然后加水稀釋后再用百潔布刷拭。
4、洗碗布當「萬能布」
一些人家的洗碗布,擦完碗又去擦桌子、灶台,如此反復,污染源擴大,碗盤衛生很難保障。老人節儉,往往一塊洗碗布用上好幾個月,臟了也舍不得扔,使碗盤遭到間接污染。范志紅建議,洗碗布應專用,和其他擦拭用布分開,一個月左右更換一次。實在舍不得扔,就把淘汰的洗碗布用來擦窗台和傢俱。每次洗過碗之后,再用兩三滴洗滌劑清洗,徹底晾干,避免微生物繁殖。
在所有的洗碗工序都完成了之后,最好是不要再去使用抹布把碗筷上面殘余的清水給擦干凈,畢竟你可不一定能確定這抹布上面到底有沒有其他的細菌,而且本身抹布上就容易藏污納垢,所以等碗筷上的清水自然干掉即可,而且洗完的碗筷之后,最正確的做法是把碗給倒過來,然后再放進消毒柜里消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