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人生不到張家界,百歲豈能稱老翁?」這句話的出處,其實不在我們中國,而是在韓國。——「사람이 태어나서 장가계에 가보지 않았다면, 100세가 되어도 어찌 늙었다고 할 수가 있겠는가?」
2018年,張家界接待入境團隊游客 51.84 萬人次,其中韓國游客 27.2 萬人次,超過 50%。疫情前夕更是占到了七成! 在韓國搜索引擎「Naver」上檢索「장가제」(張家界),能找到超多推薦、攻略、游記;在ins上搜索張家界也有3.2萬個帖子。
張家界已經被稱為「韓國人喜愛度第一」的中國景點,無論是韓國電影、綜藝、電視劇、游戲都有張家界出現!那麼為什麼是張家界呢?
爬山——在韓國幾乎是一場國民運動,周末,攜老扶幼,登高望遠,把酒臨風, 韓國人有多喜歡爬山,就有多喜歡張家界。而且韓國地形多樣,丘陵、低山、平原交錯,山地占朝鮮半島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。可以說出門不是在爬坡,就是在下坡的路上。
爬山是韓國人的生活,而且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,登山與敬老,長壽緊密相關,時間充裕的老年人對登山格外熱衷 。面積不大的韓國,海拔不高的山實在限制了熱衷登山的韓國人的發揮。當神奇的張家界被推介到韓國時,很快吸引了一大批旅游者!
在朝鮮半島的神話傳說中,有很多關于高山湖泊的故事,所以他們對山中有水的自然景觀非常偏愛。而張家界恰好就有很多高山湖泊,集中了奇山秀水的雙重特性。 張家界的觀山方式也十分獨特,武陵源與黃山、廬山、雁蕩山有些類似,都是盆景式的山地景觀。
恰好韓國人更偏愛秀麗小巧的美,盆景式的張家界山地景觀契合了韓國人的審美情趣。不像黃山、廬山、雁蕩山往往需要從一座峰上看遠處連綿的群山,下了這座峰后,再上另外一座峰,再從另外的角度欣賞群山。
真正把將張家界推介到韓國的,其實是韓國觀光公社社長趙洪奎。2001年,他受邀參加國際森林節,被張家界風景震撼,回國后便積極宣傳湖南張家界。2019年第八任聯合國秘書長韓國人潘基文也在游覽武陵源后,稱贊張家界為地上最高絕景。
于是就有了 「人生不到張家界,百歲豈能稱老翁。」這樣的廣告詞,頗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,一舉擊中孝文化濃厚的韓國人內心。把父母送到張家界去旅游是韓國人盡孝道的一種方式,這幾乎是一節必修課!韓劇《我的阿貝》,除了登山,張家界還是黃昏戀的「圣地」
直接的廣告、綜藝和韓劇的植入,讓張家界在韓國變得家喻戶曉,成為韓國人的出游首選地。韓文指示牌,韓國餐廳,酒店為方便韓國游客與國內聯系,專門在酒店客房為韓國游客配置了韓式電話,街邊的小販都能說上幾句簡單韓語。
疫情前,首爾、釜山、清州、大邱等地航班都開通了前往張家界的直飛,韓國與張家界的距離只有三個多小時路程,幾乎可以納入到周末計劃中去。 在崇尚自然風光、愛山敬山的韓國人心中,來湖南張家界旅游已逐漸成為一種文化,一種時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