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次撞車的賈島:秋風生渭水,落葉滿長安

唐元和七年秋(公元812年),在長安城內,一隊官家車馬浩浩蕩蕩駛過大街,車里坐的領導是正三品京兆尹劉棲楚,所到之處,行人紛紛避讓。 就在這時,街中突然走過來一個騎著毛驢的光頭,口中念念有詞,旁若無人,越過層層警衛,直向劉大人的座駕而去......

多麼熟悉的場面,僅過了一年,這位肇事者——賈島又一次撞了朝廷命官的車隊,可這次的劉大人不是韓愈老師,賈島解釋自己在寫《憶江上吳處士》,撞車是因為揣測其中字句走神。 話沒說完便劉大人被關進去了.......可憐的賈島這一次又是在想什麼?以至于他在長安城第二次出交通事故?

唐貞元十四年(公元798年),賈島一個人來到了長安城參加科舉,那時的他雖然窮困潦倒,但心態還算很好,至少不會因為思考問題而撞車。 賈島想以科舉考試改變命運,但在這條路上,他像極了與他日后并稱「郊寒島瘦」的孟郊,甚至比孟郊走得更坎坷。

一晃十年過去,賈島從來沒有考中過,看著名落孫山的榜單,每次都會遭受一萬點爆擊。根據《鑒戒錄》對賈島的記載:「以八百舉子所業,悉不如己,自是往往獨語,旁若無人。或鬧市高吟,或長衢嘯傲。」可以看出多次的落第,讓賈島變得恃才傲物,不善人情世故。

科舉的失敗,甚至讓賈島覺得是有人想害他。所以屢戰屢敗的賈島再一次進了考場,這次他玩兒出了火,寫下《病蟬》: 「病蟬飛不得,向我掌中行。拆翼猶能薄,酸吟尚極清。露華凝在腹,塵點誤侵睛。黃雀并鳶鳥,俱懷害爾情。」這無疑是把自己的遭遇寫在試卷中。

果然,不出幾日,賈島便因 「吟病蟬之句,以刺公卿」,被朝廷評定為「無才無德之人」,并冠以「考場十惡」的罵名。賈島從此就變了,時長發呆、走神,他寫下《題李凝幽居》,就是在思考「僧敲月下門」好還是「僧推月下門」而走神,第一次在長安城內出了交通事故。

賈島在朱雀大街上與韓愈的車隊撞在了一起,但韓愈并未追究,而且建議賈島用「敲」字好一些,韓愈隨之也收賈島為學生,「執弟子之禮」。 這樣一來,賈島對下次的科舉可謂是志在必得,畢竟自己老師在文壇地位顯赫,考官應該會照顧一下。可萬萬沒想到,他再次落榜。

對于賈島而言,偌大的長安城里沒有人會安慰落榜的自己,因此他想念那些年在長安苦讀時,認識的那位吳處士, 兩人一見如故,相談甚歡,但沒過多久吳處士離開長安,乘船去了福建,思緒萬千的他準備寫一首詩——《憶江上吳處士》:閩國揚帆去,蟾蜍虧復團.....

接下來賈島找不到合適的佳句來對應「落葉滿長安」,便走在大街上埋頭苦想,突然想到用「秋風生渭水」時興奮不已,也就是此時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。二次撞車事件載于《唐才子傳.賈島》:落葉滿長安,方思屬聯,杳不可得,忽以「秋風吹渭水」為對,喜不自勝,因唐突大京兆劉棲楚,被系一夕,旦釋之。」

在拘留所待了一晚,賈島將全詩完成:「閩國揚帆去,蟾蜍虧復圓。秋風生渭水,落葉滿長安。此地聚會夕,當時雷雨寒。蘭橈殊未返,消息海云端。」 長安城里迎來了秋天,秋風漸起,落葉紛飛,恍然間我就想起了妳我分別的那日。當時秋風吹拂著渭水,落葉飄落,灑滿了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......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