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一枝紅杏出墻來」年年入選課本,但是葉紹翁卻被誤解千年

「應憐屐齒印蒼苔,小扣柴扉久不開。春色滿園關不住,一枝紅杏出墻來。」——葉紹翁《游園不值》。多少年來,這首詩廣為流傳,尤其后面兩句更成為了千古名句。

不過現代以來,每每當人們看到「一枝紅杏出墻來」這句話后,進而聯想到的是女子的輕浮舉止,或是男女出軌的意思,所以這首詩句就被誤解為「超出常理的禁忌之愛」......

但實際上這首詩《游園不值》之中蘊藏的含義很多,也讓人們有著無限的回味。當初是江南二月時期,正是一個好季節,葉紹翁便來到了一戶庭院,門前長滿嫩綠的青苔,足見這座花園的幽僻。

在庭院門前,他輕輕地去敲門卻無人回應,再次敲門,還是無聲無息.....到底這戶庭院的主人是誰?也許與主人是朋友?是親戚?是戀人? 千百年來,這一點給后人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!

葉紹翁以為半天也不見有人來開門迎客,大概是怕院內的滿地青苔被人踐踏,所以閉門謝客?他在花園外面尋思著,徘徊著很是掃興。 在他無可奈何正準備離去的當兒,抬頭之間,忽見墻上一枝盛開的紅杏花,探出墻頭來沖著人打招呼!

此時,葉紹翁快意地想道:「啊!滿園的春色已經溢出墻外,任你主人把園門閉得再緊,也關不住: 「春色滿園關不住,一枝紅杏出墻來。」從一枝探出墻頭的紅杏花,得到啟發,領略到滿園熱鬧的春色,感受到滿天絢麗的春光,總算是不虛此行了!

于是,這兩句百誦不厭的詩歌誕生了。賦予了這兩句詩以生活的哲理: 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艱難,脫穎而出,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。從而使這首詩獲得了新的生命,更受歡迎。

一切美好的事物,一切充滿新鮮的事物,必須按照客觀規律發展,任何外力都無法阻擋。 倘若人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,只要想起這兩句詩,心情就會豁然開朗。也許正因為如此,才使這首古詩歷代相傳,成為千古絕唱!

不過,我們大家都知道,顏色淡白的杏花為什麼被稱為「紅杏」呢?首先,紅色代表幸運,紅杏是春意盎然的象征,中國傳統文化中,紅色代表幸運與吉祥。春天到來,花開草長,紅綠相映才是最美,因此詩人們喜歡說「紅杏」。 「紅杏枝頭春意鬧」多麼有生命力的春天啊!

姚合《詠貴游》:「貴游多愛向深春,到處香凝數里塵。紅杏花開連錦障,綠楊陰合拂朱輪。」牛嶠《菩薩蠻》:「玉釵風動春幡急,交枝紅杏籠煙泣。」 其次,「紅杏」暗示美人如花的美好。

不僅是詩人,在畫家筆下,杏花也經常紅艷成團。「紅色的杏花」,成為文人心中的杏花的標準剪影。文人筆下的杏花,是被賦予了美好的品格的。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