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詩的流傳離不開音樂與它完美地融合,在唐玄宗酷愛音樂的影響下,將唐詩作為歌曲傳唱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時尚, 無論在宮廷還是在民間都涌現出了大批樂工、歌手。李龜年,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李龜年,出身于貴族趙郡李氏,被后世稱為「唐代樂圣」。他家兄弟三人都很有才華,李彭年擅長表演舞蹈,李龜年和李鶴年擅長歌唱。 兄弟三人聯手創作的《渭川曲》,「一曲城南,一抹舊事」,這首曲子在當時的長安娛樂圈內反響極大,成為了大唐的頂流。
因為唐玄宗本人就精通韻律,著名的《霓裳羽衣舞》便是唐玄宗的作品,且李龜年又是梨園弟子的頭面人物,所以皇帝一直對他十分的恩寵, 君臣二人經常在一起寫詞、作曲,并且都以自己出神入化的羯鼓演奏技藝為自豪。
當李龜年迅速成為唐玄宗的御用歌手,也就成為了王孫貴族的座上賓,皇帝也為他在東都洛陽修建了十分豪華的住宅,奢華的程度甚至超過了當時很多王公貴族的住宅。 「于東都大起第宅。僭侈之制,逾于公侯。宅在東都通遠里,中堂制度,甲于都下」。
開元年間,皇宮之中十分的看重牡丹,當時得到了四個品種,紅色、紫色、淺紅色和通白色。玄宗與楊貴妃便宣召李白與李龜年進宮, 李白寫下《清平調》的前三章,由李龜年譜曲獻唱,一人詩詞驚艷浪漫,一人曲調婉轉纏綿!
「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風拂檻露華濃。若非群玉山頭見,會向瑤台月下逢。一支紅艷露凝香,云雨巫山枉斷腸,借問漢宮誰得似,可憐飛燕倚新荘......」 聽的玄宗貴妃二人如癡如醉,如夢如幻。美人,美酒,天籟之音,標志著歌舞升平的盛唐氣象達到極致!
李龜年把他的才華盡情的釋放在了盛世長安,他受到了無數王公貴族的追捧。然而他在最巔峰的時候,又遇到了安史之亂,洛陽和長安相繼被占領。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?迫于時局,李龜年幾經輾轉流浪到了湖南湘潭,開始了街頭賣藝。
也就是在這里,一代歌圣李龜年與詩圣杜甫相遇了。杜甫留下了一首千古絕唱《江南逢李龜年》: 「岐王宅里尋常見,崔九堂前幾度聞。正是江南好風景,落花時節又逢君。」當時,杜老先生的小日子也過得非常狼狽,兩個滿身蒼桑的老人,成了一個時代的縮影。
那時候,總以為日子是這樣尋常;那時候,從未曾想過會這樣相見;在這美麗的江南,在這落花的時節, 那凋零的花,是我美麗的夢,是你清越的歌,是大唐的盛世容顏。與你重逢,在這飄著落花的美麗江南.......所吟唱的詩句處處充滿了感傷。
李龜年在街頭賣藝時,最愛唱的詩歌便是王維的作品《紅豆》,其實它還有一個名字—— 《江上贈李龜年》「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幾枝。愿君多采擷,此物最相思。」李龜年每每唱得聽眾們唏噓不已。
有一次李龜年在湘中采訪使舉辦的宴會上唱了王維的一首《伊州歌》: 「清風明月苦相思,蕩子從戎十載馀。征人去日殷勤囑,歸雁來時數附書。」表達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,唱完后他突然昏倒,四天后蘇醒過來,最后憂郁而死。
他在巔峰的時候,什麼都有,也在最巔峰的時候,什麼都沒有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