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將至,推薦9大土雞品種,比肉雞吃著香多了,有妳家鄉的沒

還有不到幾天時間,就要過年了。我們家每年年夜飯的餐桌上,一定少不了一盤雞肉。小時候,奶奶會提前好幾個月把雞養好,等過年前幾天再宰了吃,別提有多香了。後來長大后,家里沒人養雞了,在外面很難再吃到那種放養土雞的鮮香口感,實在是懷念。

土雞和肉雞,是完全不同的雞種,前者在野外自然生長,吃的是五谷和蟲子,后者是吃飼料長大的,生長速度要比土雞快很多。用土雞燉湯,還沒進門就能聞到一股鮮香的雞湯味,雞肉吃起來也是香而不膩,這是肉雞沒法比的。

下面給大家推薦的9大土雞品種,都是地理標志產品,可以說是經過評選出來的、比較出名的土雞品種,一起來看看,有妳家鄉的沒?

一、北京油雞

北京油雞,有個大氣的名稱,叫「中華宮廷黃雞」,據現有史料記載,距今已經300多年的歷史。相傳清朝乾隆皇帝見到田里放養的北京油雞時,贊不絕口,稱其為「洼子稻禾香,天下第一雞」。在新中國成立時,北京油雞還曾出現在「開國第一宴」中。

目前的北京油雞,主要在山地間散養,喝的是優質的山泉水,吃的是無添加的玉米和豆粕,零食是野外的小蟲子,加上充足的運動量,自然就形成了它緊實細膩的肉質,和肥而不膩的口感。哪怕經過長時間燉煮,雞肉吃起來也是香而有嚼勁,不會像肉雞那麼松軟。

二、海南文昌雞

如果妳有機會來海南旅游,一定別忘了去當地人開的雞飯店一趟,記得點上一道正宗的海南文昌雞吃。文昌雞是海南文昌市的特產,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、海南四大名菜之首。作為海南本地的雞種,文昌雞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。

相傳最早的文昌雞,來自海南文昌潭牛鎮天賜村,當時村里有幾棵大榕樹,那時候的雞就是吃著榕樹籽長大的,後來才逐漸演變成了文昌雞這種優質雞種。海南人在烹制文昌雞時,最常用的就是白斬的做法,再搭配上特制的蘸料,能吃出一股讓人流連忘返的味道。

三、廣東清遠麻雞

提到全國最能吃雞的地方,一定少不了廣東,當地一直有「無雞不成宴」之說,因此在廣東人的重要宴會上,一定有雞肉的身影。產自廣東省清遠市的清遠麻雞,是全國出名的土雞品種,并且早已獲得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。

清遠麻雞從小在竹林中放養,吃的是林地小蟲,喝的是天然露水,雖說個頭不大,但肉質清甜,味道香濃,用來做白切雞,更能襯顯出它的原汁原味。據說,1972年美國尼克松總統訪華時,用來招待他的雞肉,就是清遠麻雞。

四、河南固始雞

固始雞源自河南固始縣,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,具有「青嘴、青腿」的外形特點。早在明清時期,固始雞就是進貢給皇上的宮廷貢品,有「土雞之王」的美譽。固始雞下出來的雞蛋,還被稱作「王牌雞蛋」。

提到固始雞的口感特點,清朝時期的《固始縣志》中,曾有過一段非常生動的描述,「雞稱固始雞,乃前朝之貢品,羽黃麻,卵大,肉香,湯滋補,四海聞名矣」。

五、浙江仙居三黃雞

在權威著作《中國家禽志》中,排在第一位的,就是來自浙江仙居地區的三黃雞,它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。之所以叫「三黃雞」,是因為這種雞的外表呈現出「三黃」特征,羽毛黃、爪黃、喙黃。

提起仙居的三黃雞,還有一位歷史大人物的背書,他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。相傳朱元璋嘗過仙居三黃雞后,被它的口感所折服,并列為宮廷貢品,還欽定了「三黃雞」這個名稱,后人又稱仙居三黃雞為「中華第一雞」。

六、湖南桃源雞

桃源雞,是湖南常德桃源地區的特產,也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。和其它土雞相比,桃源雞的個頭要高大一些,因此又被稱作桃源大種雞。桃源雞的個頭雖大,但不像肉雞一樣肉質松軟,而是緊實有嚼勁,吃起來無比鮮美。

七、江西泰和烏雞

泰和烏雞產自「中國烏雞之鄉」江西省泰和縣,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之一。它的外表具有「烏皮、烏肉、烏骨」三大特征,是烏雞中的珍品。相傳清朝乾隆皇帝看到被進貢過來的泰和烏雞,大贊為雞中極品,還賜名為「武山雞」。

泰和烏雞屬于藥用珍禽之一,具有很高的食療價值,其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,要高過很多雞種,在許多藥膳中,也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。最出名的,要屬以泰和烏雞為原料制成的「烏雞白鳳丸」。

八、山東壽光雞

產自山東壽光地區的壽光雞,是當地的知名特產,也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。因其羽毛又黑又亮,又被稱作「壽光黑雞」。如今市場上很多比較有名的雞種,如上海的「浦東雞」、山東的「蘆花雞」等,就是由壽光雞和當地土雞雜交得到的。

九、福建長汀河田雞

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長汀河田雞,產自福建省長汀縣,是經過長時間人工選擇形成的一種雞種,在天然的戶外環境中放養長大,吃的是稻谷和玉米。福建經典名菜「白斬河田雞」和「鹽酒河田雞」,正是以長汀河田雞為主料烹制而成。

早在1964年,在廣州舉辦的國際交易會名雞評比中,長汀河田雞就被評為國際第二名雞,和美國的白洛克雞、美國的洛島紅雞、英國的蘇賽斯雞、意大利的白來航雞一起,并稱為「世界五大名雞」。

你可能會喜歡